close

在人們紛紛追逐金錢和權力的時候。逼著別人當自己頂頭上司的事不會發生,只有在風起云涌。你搶我奪的戰爭年代才會有這種事。1903年3月清政府統治風雨飄搖,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方興未艾。為了推翻清政府,黃興的學生胡瑛,結識了革命黨同仁張難先,兩人分析了孫中山先生屢敗屢戰的斗爭經驗,一致認為革命非運動軍隊不可,而要運動軍隊,必須要親自加入到隊伍里才可。隨即決定投入新軍當兵。開辟了一條知識精英與軍隊相結合的道路。這是其他地區革命黨人。所沒有的特色。正是這一條道路,最終導致了武昌起義。打響了推翻滿清王朝的第一槍。 武昌起義前,經過革命黨人的宣傳,發動湖北新軍加入文學社和共進社的人數已達兩千多人。美中不足的是,這其中兵多將無,實際掌握兵權的,沒有一人。文學社的首任社長是湖北人蔣翊武。當時不過是。鄂軍混成協第四十三標三營里的一個小士卒,后升任了正副班長。名列史冊的辛亥功臣熊秉坤也都是普通士兵。所以他們一旦到造起反來,局面搞大了,就遇到了有兵無將之難,尤其是當袁世凱率清兵攻至武昌城下,與之對壘需要統兵打仗的大將。一個緊要問題擺在革命黨人面前,誰來掛帥呢?革命黨人急需一個領頭羊。 1911年4月革命黨人在召開籌備武裝起義的會議上。就提議起義成功后,由新軍第二十一協統黎元洪出任軍政府大都督。為什么請黎元洪當都督呢?因為革命黨人希望借助有名望的漢官號召天下。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皆為士兵和下級軍官,無一有聲望。由此可見,革命的愿望多發起于基層,一旦聲勢弄大了,形成了一定氣候,就要請出能駕馭局面的人來當領導,這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。 辛亥革命前黎元洪確實抵觸革命,武昌起義爆發前,他曾捕殺一名聯絡起義的革命黨人。武昌起義勝利后。部下們用槍逼著他當湖北省軍政府都督,他堅決不答應,不吃不喝也不說話。一直僵持到湖北軍政府以他的名義。發號施令幾天后,他知道大勢已去。自己再也回不去了,這才剪掉辮子宣誓不再效忠清廷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 逼人當領導的事并非武昌城頭的發明,古已有之。譬如梁山水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,那時候梁山好漢齊聚,人丁興旺,很有點紅紅火火。這時,宋江忽然動了請人上山當領導的念頭,請的這人是誰呢,就是大員外盧俊義。 北京城里有個盧大員外,雙名俊義,綽號王麒麟是河北三絕。祖居北京人氏,一身好武藝,棍棒天下無對,梁山寨中若得此人時,何懼官軍緝捕,豈恐兵馬來臨,宋江這個主意不錯。 為了請盧俊義上山當領導,吳用軍師親自出馬,搞了頂層設計,又用電信詐騙那一套嚇唬盧俊義。吳用說,員外這命,目下不出百日之內,必有血光之災,家私不能保守,死余刀箭之下。盧俊義笑道,先生差矣,盧某生于北京,長在富豪之家,祖宗無犯法之男,親族無再婚之女,更兼俊義作事謹慎,非理不為,非財不取,如何能有血光之災?盡管盧俊義嘴上說不相信算命先生的胡說八道,但心里狐疑不定,惶惶不案。 再聰明的人也有犯糊涂的時候,盧俊義還是慢慢地走進了吳用設計的圈套里。當他被梁山人馬擒上山時,他還蒙在鼓里。宋江向前陪話說,小可久聞大名,如雷貫耳。今日幸得拜識,大慰半生。卻才眾兄弟基是冒讀,萬乞恕罪。吳用也上前說,昨奉兄長之命,特令吳某親臨門墻,以賣卦為由,賺員外上山,共聚大義,一同替天行道。 盧俊義如夢方醒,知道中了圈套,但他堅決不肯上梁山鬧革命。宋江三番五次要盧俊義上山當領導,盧俊義說,不才無識無能,誤犯虎威,萬死尚輕,何故相戲。宋江陪笑道,怎敢相戲,實慕員外威德,如饑如渴,萬望不棄,為山寨之主,早晚共聽嚴命,宋江這話不是客套,真誠的很,但盧俊義就是不聽。 這時,梁山的好漢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,不是拿槍逼,而是四處散布消息。說盧大員外已經在梁山坐上了椅子。這一招很陰險,斷了盧大員外的回頭路。盧俊義在歷經磨難,九死一生后,知道已經回不去了,這才逼上梁山鬧革命。 請人當領導,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,這和革命者的初衷是有違背的。武昌起義的戰士們,是為了推翻專制,爭取民主而戰爭。一旦黎元洪當上了都督,是不會讓下層百姓當家做主的。李逵和阮氏三雄上梁山,為的是自由快活,而盧大員外上了梁山。就要招安,向皇帝投降回歸到體制內。 鳴呼,革命一旦走上了逼人當領導的階段,革命的方向就一定會走偏,所謂革命的勝利果實和革命者的理想相差何止千萬里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86fkgk 的頭像
    w86fkgk

    林剛水的推薦評比好物

    w86fkg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